不知道是我自己的网络有问题,还是什么其他问题,目前我用深圳电信的网络无法打开所有的国外网站,包括:Yahoo,Hotmail,Delicious,Godaddy,DoubleClick等等,这真是疯了。
星期三, 四月 04, 2012
美国发布朝鲜火箭卫星图像
美国商业卫星图像公司Digital Globe周三拍摄了卫星图像,朝鲜正有条不紊的在东仓里导弹基地,为预计在下星期进行的火箭发射做准备。
美国专家对此做出分析后指出,朝鲜此次火箭发射的准备功夫和设备,比过去任何一次来得详尽、广泛和先进。
美国商业卫星图像公司Digital Globe周三拍摄了卫星图像,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研究院美韩学院对图像进行分析。
从卫星图像可以看出,朝鲜东仓里导弹基地内有流动雷达车,卫星图像还显示,添加燃料的准备工作已接近完成。三节火箭的主体已经运抵,目前就放在东仓里导弹基地的一座大厦内。
星期一, 四月 02, 2012
星期六, 三月 31, 2012
Apache和MySql启动方法
启动Apache
/usr/local/apache/bin/apachectl start
启动Mysql
/usr/local/mysql/bin/mysqld_safe
星期四, 三月 29, 2012
天猫发布新LOGO
3月29日消息,阿里巴巴旗下天猫(原淘宝商城)今日发布新LOGO。新LOGO仍以红色背景为主色调,“天猫”二字被放置TMALL.com之前。黑色玩偶猫则成为天猫吉祥物,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王帅更是笑称,“吉祥物和马云长得很像”。
2012年1月11日,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并面向全球设计师征集天猫品牌形象设计。
星期三, 三月 28, 2012
扎克伯格现身上海苹果店
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Facebook(脸谱)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3月27日现身上海街头,与女友逛街、享受阳光之余还不忘进入苹果(Apple)零售店中把玩产品。
巧合的是,苹果CEO(首席执行长)蒂姆。库克(Tim Cook)近日也到访中国,并在3月26日接受了北京市市长郭金龙的会见。目前没有信息显示两者行程之间的关联性。
此次可能是扎克伯格首次造访上海,尚不清楚其具体行程与目的。此前的2010年年末,扎克伯格曾来过一次中国。
日本法院封禁谷歌“自动完成”功能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东京地区法院要求谷歌暂停提供搜索“自动完成”功能,原因是一名男子指控该功能侵犯了他的隐私。
据报道,谷歌拒绝执行这一命令,并表示该公司不受日本法律制辖。
谷歌搜索“自动完成”功能能够根据特殊算法,判断用户最有可能搜索的关键词的组合,并以下拉框的形式显示出来,以减少用户输入次数。
澳大利亚政府禁止华为投标宽带网
据人民网报道,澳大利亚政府以担心来自中国的网络攻击为由,禁止中国华为对数十亿澳元的澳大利亚全国宽带网设备项目进行投标。
该报道称,澳大利亚司法部副秘书托尼·西汉去年底就召见华为澳大利亚公司董事长、退休海军少将约翰·洛德,通知他不要在寻求投标宽带网供货项目上自扰,因为他们即使投标也不会成功。澳大利亚官方甚至提醒华为,称堪培拉了解中国的网络攻击。
星期一, 三月 26, 2012
隐私观念是如何进化的?
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
简单地说隐私是隐蔽、不公开的私事。那么什么不是隐私?就是个人愿意公开的私事,或者是必须公开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相关的公事。
隐私观念的变化,将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个人公开传统隐私会得到什么好处?2.哪些事情其实是公事,只不过以前由于技术限制而被当作私事?3.由于技术发展和新的制度设计,哪些私事将变成公事?
人类历史上与隐私类似的权利观念有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
关于知识产权,古代中国人的做法是“传子不传女”、“传徒不传婿”,最后阻碍了技术的进步;而西方人发明了专利制度,既保护了发明人的利益,又促进了知识和科技的传播和快速进步。
如今有了博客、微博、知乎等分享工具,大家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全然不顾这种分享损害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利益。这是因为现在已是群智时代,个人的智慧比起群智来说,真是九牛一毛、沧海一粟。个人分享个人所知,一方面可以让众人知道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从而获得更多机会;另一方面,群智的反馈会完善个人所知,帮助个人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帮助个人解决问题。
更深刻的变化在于:思想导致行动,知识的价值在于改变现实;当代社会足够复杂,以至于个人很难成事,而必须合作成事。为达成合作,合作方事先展示知识和能力,甚至放弃知识产权的权利要求,就成为必然之举。开源软件就是放弃知识产权的权利要求的典型。
关于隐私观念的进化,我认为将出现与知识产权同样的变化。
自古我们就有矛盾的两种说法:1.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2.“遇人只说三分话”,“交浅而言深者,愚也。” 人心险恶,知人知面不知心。
其实这两种说法的核心在于:公开信息是否会招致对自己的伤害?一方面是如果信息公开对自己没有坏处、反而会带来好处的,应当公开;或者是自己有实力防止信息公开带来的伤害。另一方面是如果信息公开会招致伤害,而且对伤害者缺乏威慑力足够的报复手段,那么就应该保护自己的隐私。
拿QQ圈子披露的信息为例,有如下问题:
你的真实姓名是不是隐私?你在小圈子的外号是不是隐私?
你是否愿意出现在计算机算出来的某个圈子里?你是不是可以在圈子里“隐身”?
你是否愿意向某个好友公开你的其他圈子的信息?公开其他圈子的信息有什么好处?比如你是否愿意向太太公开你的前女友信息?
申音断言“人类社会是从”黑暗森林“时代发端”十分准确:早期QQ就像黑暗森林,那时多数人生活在线下,少数人匿名使用着QQ,那时见网友是件风险很大的事情。
如今就像QQ圈子所披露那样,多数QQ用户已经被实名,被QQ好友们实名了,而不是被腾讯强求提供身份证信息或手机号而实名。而在新浪微博上,实名加V的用户们使出浑身解数“裸奔”或“装13”,只为赢得人们的仰望,只为博取影响力。
这时你的真实姓名显然不是隐私。而你在小圈子的外号是隐私,但你为了博取信任或者增进网友的亲近感,你自己很可能主动披露。如同在现实生活中,你为了博取太太的欢心,或者为了博取现任女友的欢心,很可能你会坦白你与前女友的关系。
职业履历,以前是放在档案袋里、只对“老大哥”公开,就其实不是隐私,只不过以前因为技术限制无法公开。为了获得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如今人们已在Linkedin、智联招聘上公开自己的履历,而且在Linkedin上寻求其他人对自己履历的背书。
QQ圈子显示了腾讯的技术实力,显示了技术掌控人们“隐私”的恐怖能力,下一步腾讯要做的很简单,只要把选择权交给用户,让用户自己决定是否公开隐私。比如让用户选择:1.是否在圈子里隐身;2.是否让其他用户知道“圈里好友大多叫我XXX”;3.是否让其他用户看到我的圈子。
用户何时会选择在一个圈子里隐身?用户只想维系和这个圈子里的某几个人的关系,但并不想把这种关系对圈子里其他人公开,更不愿意对所有人公开。
用户何时会选择在一个圈子里现身?甚至对公众公开这种圈子身份?当用户希望与圈子里更多人发展和维系关系,当用户把圈子身份当作荣耀时!
最后,当下一个著名的现象——“二奶成为反腐主力”可以分析何时别人会揭露“隐私”。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既然做了,又要公众不知道,则要看当事人是否Hold得住、摆得平。即当事人是否有足够利益让知情人守秘,是否有足够威慑力惩罚揭秘人。
还有最关键的是,社会是会奖励揭秘人,还是会惩罚揭秘人?
显然,微博裸奔时代,守秘代价和惩罚揭秘的代价比过去高了许多!而在西方国家,由于有了无孔不入的媒体,官员的性关系早就不是隐私。
QQ圈子只要把隐私公开的选择权交给用户,我们可以预料有关关系的隐私观念自然会发生变化。
作者:郑治,原文链接。